热门排行

品牌动态

主页 > 品牌动态 >

面对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中俄为变

时间:2022-09-16浏览:
面对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中俄为变乱世界注入稳定性

中俄接连达成多领域合作事项

天然气本币结算 断美元霸权一臂

俄罗斯“转向东方”

将为中俄合作带来哪些机遇?

哈尔科夫撤军后 基辅欢呼“夺回领土”

俄军解释“重新部署”

乌军南北联动 是否成为泽连斯基

打给西方国家看的“政治仗”?

俄乌攻守之势会否发生决定性逆转?

《今日看世界》

中俄元首会晤 为变乱世界注入稳定性

当地时间9月15日下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撒马尔罕,同俄罗斯总统普京举行了双边会见,就中俄关系和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问题交换了意见。习近平指出,今年以来,中俄保持了卓有成效的战略沟通,两国各领域合作稳步推进,体育交流年活动有序展开,地方合作和人文交流更加热络,在国际舞台上密切协调,维护国际关系基本准则。

普京表示,当今世界正在发生许多变化,唯一不变的是俄中友谊与互信,俄中全面战略协作关系稳固如山。在当前国际格局不确定性显著增加的情况下,俄中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始终航向不偏、动力不减。

习近平赞赏俄罗斯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强调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中方坚决反对“台独”分裂势力和外部干涉,任何国家都无权做台湾问题的裁判官。习近平指出,面对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中方愿同俄方一道努力,体现大国担当,发挥引领作用,为变乱交织的世界注入稳定性。

东方经济论坛 彰显“中俄合作”新风向

近来,中俄一系列合作项目引人瞩目。9月初,第七届东方经济论坛期间,中俄两国接连宣布重大合作事项:第一,俄罗斯对华天然气出口,此后改用卢布和人民币结算,比例为50:50,不再使用美元或欧元;第二,中俄筹划修建横跨阿穆尔河的国际铁路大桥,加速连接中国东北和俄罗斯远东的交通;第三,中俄推进在布拉戈维申斯克建设风力发电场,加速新能源领域合作。

普京表示,今年第一季度,俄罗斯和中国以本国货币结算的贸易份额上升至 27.5%,中俄两国拟在2024年前将贸易额提升至2000亿美元水平。

此前,俄罗斯一度宣布关停“北溪一号”能源管道,并且停止向G7国家出售石油,从而事实上暂停了对欧洲的能源出口,引起欧洲内部一片恐慌。不过9月10日,俄罗斯已经继续通过乌克兰向欧洲输送天然气,当天的输送量为4240万立方米,暂时恢复了对欧洲的天然气出口。

俄罗斯方面先是停止供应,如今又再度恢复,背后逻辑不难理解:让欧洲感受到缺乏能源的痛苦,以此教训一下欧洲内部所谓的“脱钩派”。同时,借着前一波断供行动,俄罗斯拉起了欧洲的能源价格,此时再恢复出售,就可以以更高的价格对欧洲出售能源。

针对G7对俄罗斯石油的限价措施,普京表示,西方的制裁狂潮最终只会导致世界经济贸易受损以及欧洲能源价格上涨。美国不惜破坏百年来的金融、货币等国际经济秩序支柱,按照自己的意图塑造对自身有利的规则,利用美元收割世界。

俄欧就能源问题持续博弈之时,中俄间的能源交易合作十分火热。彭博社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中俄的能源合作有了大幅增长,上半年中国进口的俄罗斯液化天然气比去年增长29%,8月份进口量更是飙升至2020年以来的最高水平,中国连续3个月成为俄罗斯最大的天然气出口国。

华东师范大学俄罗斯与欧亚研究院副院长 万青松:

加强与中国的合作,从战略层面来看,俄罗斯至少有三重考量:第一,当务之急还是要向对手展现“西方不亮东方亮”的世界图景,也就是说西方并不代表整个世界,西方的规则对俄罗斯更是行不通。在这个基础上,普京通过细数美西方与俄对抗的巨大代价,批评西方对国际关系的客观进程视而不见,实际上就是要指出,恰恰是西方而不是俄罗斯,面临新的选择,到底是进一步升级与俄罗斯的冲突,还是选择以某种形式来修复新的现实?取决于美西方国家的立场。

万青松:第二,进一步倒逼俄罗斯国内加速远东开发。过去十年,虽然俄罗斯政府在推动远东发展方面采取了一些有力的举措,也取得了不少成绩,但总体而言,离实现远东“跨越式”的超前发展,依然任重道远,还需要较长一段时间的“爬坡过坎”。这背后的主要原因是,加速开发远东尚未在俄国内精英与社会层面形成广泛共识,多数时候需要总统普京的亲自监督和内外形势的倒逼。

万青松:第三,为将来某个时候俄罗斯能够“经由东方回归西方”寻求新的路径,也就是通过强化与东方国家的合作,俄罗斯也希望借此在亚太地区寻求与美西方未来新型关系的新窗口,尤其是通过强化与中国、印度和其他东方伙伴的关系,不仅可以为增强俄罗斯与西方谈判的实力,也可以为将来寻求恢复俄罗斯与西方国家关系的新路径奠定基础。

“东方-2022”演习收官

中俄军舰开进日本海 释放何种信号?

“东方-2022”军演,9月1日至7日在俄罗斯远东地区举行,包括中国、印度在内的十多个国家派出作战部队参与演习任务,总兵力超过5万人。

这是解放军第四次参加俄军年度战略演习,与以往不同的是,中国首次同时派出陆海空三军全程参与,首次同时组织空军航空兵和陆航力量境内部署、跨境演练,首次派出海军舰艇赴日本海方向协同演练。规格高、规模大、目标明确、实战性意味浓厚,是这次军演的重要特点。俄罗斯国防部表示,中俄海军在日本海重点演练了协同打击假想敌的航母舰队。

俄罗斯与欧亚研究院副院长 万青松:

华东师范大学

中国首次派出陆海空三军参演,不仅仅是对两国高水平军事合作的再一次确认,也是展现出两国维护共同周边安全与和平的决心,尤其是不允许东北亚地区出现威胁两国安全的消极局面,同时还是对俄乌冲突以来美西方及其亚洲盟友的“渔翁得利”企图发出明确的警告信号。

万青松:美西方主要指向,美国推动北约的亚太化,还强化对北极地区的军事部署,对中俄共同施压;还不断地激化台海局势,导致危机升级。

万青松:而亚洲盟友则主要指向日本,试图借助俄乌冲突去突破一些对其武装力量的限制,使其有机会重回政治、军事大国地位,进而重构东北亚地区的安全体系。这些现实和潜在威胁,都是中俄必须要给出明确回应或警告的,两国不能给对手留下任何不切实际的幻想。

俄乌战局出现“战略转折”?

战争终点 会否在冬季?

俄乌冲突持续延烧,且俄军恰好于峰会召开前夕遭逢“滑铁卢”。9月10日起,乌克兰战场出现2月以来最大一次“乌进俄退”。乌军在东北部的哈尔科夫地区连下多个俄控居民点和重镇,据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13日表示,乌军已收复约8000平方公里领土。虽说就实际战场形势而言,网上渲染的“战略转折”远未到来,但伴随乌克兰与西方持续进行舆论宣传,普京承受的政治压力正在上升。

乌克兰军队近日以“声东击西”之局在乌克兰第二大城哈尔科夫以东发动猛攻,向南、东、北三方推进,突如其来的“胜利”也给乌军带来新问题。由于乌军开始远离后勤中心,燃料、弹药、增援等补给线都变得紧张起来。而要求西方加大援助是发动攻击的最终落脚点,法新社称,乌军几乎掏空了欧洲的军备库。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警告,欧盟内部武器库存“很大程度上已经枯竭”。

俄罗斯方面则整体表现淡定,简单解释称,这是为了“重新部署再战”,“以实现解放顿巴斯的首要目标”,并照惯例通报摧毁的指挥所、军事装备和弹药仓库数量。

与此同时,俄罗斯国内要求打击乌基础设施的呼声越来越高。而此前“俄方出于人道主义考虑,很少对乌发电厂、通信站等基础设施进行打击,如今,俄罗斯被迫对乌克兰能源基础设施发起反击。”乌克兰多地基础设施遭袭,哈尔科夫和顿涅茨克地区一度完全停电,扎波罗热、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和苏梅地区部分停电。

乌克兰憋足了劲,要拿下北部重镇,除了提升士气,重振西方国家对乌克兰的信心之外,还想通过广发捷报,让俄罗斯国内的反战情绪爆发。俄军如今心态疲惫,装备和战法略显落后,一些主力部队已经返回休整,在没有更多生力军的情况下,进攻迟滞,重新调整部署非常重要。冬季即将到来,乌克兰军队会尽一切可能巩固胜利,而欧洲对乌克兰的支持也有可能在能源危机的严冬出现动摇。

华东师范大学俄罗斯与欧亚研究院副院长 万青松:

实际上从今年6月开始,普京总统在多个公开场合基本上都明确地阐明:俄罗斯当前军事行动的目标就是完全“解放”顿巴斯。但从7月初,俄罗斯完全拿下卢甘斯克全境之后,两个月已经过去,顿涅茨克战场大体上停滞不前,没有取得重大进展。实际上也就是并没有完成“解放”顿巴斯的任务,导致几度推迟可能举行的入俄公投。

万青松:另外,过去两个月俄罗斯确实也在为俄乌冲突的升级和持久化做准备,比如采取非常规的动员方式,选择在全俄多个联邦主体组建40余支营级志愿军,媒体将其称之为“第三军团”;再如,俄罗斯政府也在为应对下半年美西方制裁的中长期负面影响,以及西方对能源价格的限制打压做相应准备。俄罗斯增兵计划明年1月就生效,显然也是为应对俄乌冲突的持久化和战场的突发形势做更充足的准备。

万青松:实际上,俄罗斯国内越来越多的判断也趋向于认为俄乌冲突将会持久化,普京前外交顾问卡拉加诺夫甚至预测冲突将会持续20年,这也说明各方对未来的形势发展并不乐观。

俄乌冲突半年 世界站在刀刃上

欧洲正面临1945年以来 最艰难冬天

俄媒9月13日再提普京撤军的五个条件,也就是:乌克兰中立、不加入北约、没有核武器、乌克兰承认克里米亚归属俄罗斯、承认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为独立共和国的保证。如果乌克兰同意遵守协议,普京将结束特别军事行动。

为加强接下来的冬季能源储备,欧盟使出浑身解数,但与俄罗斯能源脱钩影响之剧烈、深远,实非欧洲市场短期内可平稳消化。反过来,这也让俄罗斯修订更为坚定未来的作战目标,即取得战争的实质胜利,而非实现原定的政治目标。

俄乌六轮停火谈判无果而终后,俄罗斯与北约之间的军事较量,正在乌克兰境内间接上演。正如《华盛顿邮报》在俄罗斯国旗日这天所说,战争的迷雾、意识形态甚至是历史遗产的冲突,仍然笼罩在乌克兰这个布满战壕的国家。“俄乌冲突已过半年,世界站在刀刃上。” “什么是战争的终点?过去我们会回答,是和平。但现在我们会说,是胜利。”现任俄联邦安全会议副主席的前总统梅德韦杰夫,宣示了莫斯科赢得这场战争的决心。

主持人:卢琛

编辑:杨宇飞

相关推荐